Fundraising September 15, 2024 – October 1, 2024 About fundraising

历史分光镜

  • Main
  • 历史分光镜

历史分光镜

许倬云著;陈宁,邵东方编, 许倬云, 1930- author, Xu, Zhuoyun, Zhuoyun Xu
How much do you like this book?
What’s the quality of the file?
Download the book for quality assessment
What’s the quality of the downloaded files?
1 (p0-1): 一 为何要有历史学
4 (p0-2): 二 “历史”一词的定义:变数之总和
6 (p0-3): 三 复合变数
8 (p0-4): 四 独立变数
11 (p0-5): 五 时间变数
13 (p0-6): 六 文化变数
15 (p0-7): 七 个人变数
16 (p0-8): 八 历史的因果关系
20 (p0-9): 九 关于英雄造时势
22 (p0-10): 一○ 关于时势造英雄
27 (p0-11): 一一 史学与其他学科的配合
33 (p0-12): 一二 如何判断历史事件的重要性
36 (p0-13): 一三 如何应用史料
39 (p0-14): 一四 韦伯关于“官僚制度”的定义
40 (p0-15): 一五 以韦伯“官僚制”的定义考察战国官制
41 (p0-16): 一六 战国政治制度的背景
45 (p0-17): 一七 战国时国君地位的巩固
48 (p0-18): 一八 战国时宰相制的特点
52 (p0-19): 一九 战国时君臣的雇佣关系
57 (p0-20): 二○ 战国时将与相的分离
60 (p0-21): 二一 战国时官职的专业化
65 (p0-22): 二二 春秋鲁郑晋三国官制的比较
67 (p0-23): 二三 中国文官制度的目的性与制衡性
69 (p0-24): 二四 以班固《古今人表》考察东周社会变动
71 (p0-25): 二五 东周时公子阶层的社会变化
73 (p0-26): 二六 东周时士阶层的社会变动
76 (p0-27): 二七 东周时大夫阶层的社会变化
80 (p0-28): 二八 知识分子在历史各时期起的作用
83 (p0-29): 二九 中国士大夫的双重角色
85 (p0-30): 三○ 中国知识分子不重科学的原因
87 (p0-31): 三一 士大夫对政权的依附与独立
89 (p0-32): 三二 知识的用途在于解释
90 (p0-33): 三三 汉代察举制度起连接上下的作用
96 (p0-34): 三四 汉代知识分子的学术活动
100 (p0-35): 三五 汉代知识分子的六种类型
104 (p0-36): 三六 汉以后大族形态的变化
105 (p0-37): 三七 理想成为正统后常会发生僵化
108 (p0-38): 三八 实现理想的两类途径
109 (p0-39): 三九 比较诸葛亮与曾国藩的用人能力
111 (p0-40): 四○ 比较李广与程不识的用兵风格
112 (p0-41): 四一 人口多是汉代精耕农业的一项原因
114 (p0-42): 四二 精耕农业产生农舍手工业
115 (p0-43): 四三 精耕农业发展出经济网络
118 (p0-44): 四四 精耕农业与农舍工业的结合
119 (p0-45): 四五 精耕农业排斥奴隶制而适合租佃制
125 (p0-46): 四六 精耕农业阻碍资本主义的产生
126 (p0-47): 四七 从资源上看三国的鼎立
131 (p0-48): 四八 宋以来对外贸易的意义
132 (p0-49): 四九 研究道路系统的重要性
134 (p0-50): 五○ 形成点与线的城市与道路
135 (p0-51): 五一 体系网络与中国的分合
141 (p0-52): 五二 市场网络是中国分久必合的原因之一
142 (p0-53): 五三 以网络理论分析中国历史
147 (p0-54): 五四 汉代政治统一而经济尚未统一
148 (p0-55): 五五 四川在汉代网络中的地位
151 (p0-56): 五六 汉代四川的核心区与边陲
152 (p0-57): 五七 汉代四川人才的分布与道路的关系
155 (p0-58): 五八 汉代网络中的核心、边陲与隙地
158 (p0-59): 五九 两汉民变多发生在隙地
159 (p0-60): 六○ 中国经济交换网是金字塔式的
160 (p0-61): 六一 经济网络问答
165 (p0-62): 六二 周人早期迁徙路线之推测
168 (p0-63): 六三 先周迁徙的路线及其原因
169 (p0-64): 六四 周文化的包容性
172 (p0-65): 六五 周代神祇的道德性质
173 (p0-66): 六六 西周分封制的约定关系
174 (p0-67): 六七 西周的分封是实现三结合
176 (p0-68): 六八 西周的分封是人口的再编组
177 (p0-69): 六九 周代城邑的层级化
179 (p0-70): 七○ 西周的封建由授民转为授土
181 (p0-71): 七一 西周墓葬制的系统化及其意义
184 (p0-72): 七二 周代礼仪的社会功能
188 (p0-73): 七三 西周中期的发展
189 (p0-74): 七四 西周中期后内朝逐渐权重
190…
Year:
1998
Edition:
1998
Publisher:
上海:上海文艺出版社
Language:
Chinese
ISBN 10:
7532116611
ISBN 13:
9787532116614
File:
PDF, 11.67 MB
IPFS:
CID , CID Blake2b
Chinese, 1998
Read Online
Conversion to is in progress
Conversion to is failed

Most frequently terms